• First slide
  • First slide
  • First slide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鉅細彌遺地追求
           台灣菲斯特第一梯次的公開班,學員們有80%來自醫療產業,其餘則有來自管顧公司的講師,建築業、電信業、水利工程的高階主管,甚或是來自公務單位的好學者,除了給我們一劑強心針,同時也是最大的鼓勵與壓力。而菲斯特與教練們的溝通,從最前期的課程方向與名稱到具體內容規劃,甚或到工作坊當天所有的小細節,我們無一不盡可能地詳實演練與紀錄,鉅細彌遺地追求,只為了一個理由:「傾注學習力,專注課堂心」

李坤峰醫師:「霸氣中仍注重細節,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小班工作坊課程看到這麼用心地裝飾牆面。除此之外,一些小細節處也都不馬虎,一樣有圖有真相…」

黃俊發博士:「整體流程與細節」的細膩度,用「專注完美,近乎苛求」來形容也不為過!」

劉信良醫師:「要先謝謝棓爺、雨狗大和長揚老師辛苦用心準備這麼棒的課程,也要謝謝菲斯特用心的安排,一整天下來,不管是頭袋或是肚子都被餵得很飽。」


簡報教母Nancy Duarte
           上午楊斯棓總教練經典開場,建立團隊運動家精神,並與學員分享向Nancy Duarte學習的美國行,濃縮再濃縮成精華,只要善用四象限,我們都可以快速學會如何整理自己的簡報邏輯!
雷偉德醫師:「楊醫師果然是回歸講者價值的最佳代表,開場便用價值20+萬,兩度遠渡重洋向簡報教母學習內化的課程,別於傳統方式的,將一場誘導學員找出自我核心價值、夢想實現的渾沌題目。」


一句入魂
           下午的「一句入魂」,學員們表示燒腦過度卻好過癮!楊斯棓總教練透過一步步進階的方式帶著學員們練習,我們害怕的書寫其實只是需要被引導,而次數的累積就是專業的養成,學員們越寫越好,越寫越入魂!
蔡佳津學員:「一句入魂的小組便利貼練習,看似簡單操作,但不僅講師的人生體驗要既廣且博,才能玩味加碼,激盪出更多的金句火花。像是『在自己的哭泣聲開始,在別人的哭泣聲結束』、『簡報是最困難的簡單表達』等,都是令人拍案叫絕的一句入魂呀!」


直達人心的扁平化設計
           林長揚教練向學員們分享,要做成一份好的簡報,首要先理解,再分解,最後再構築。此時菲斯特的助教們早已準備好現打果汁,讓學員們猜猜裡頭有什麼健康好水果!而果汁就是一種理解與分解的過程!
黃俊發博士:「『扁平化王子』名號真的不是浪得虛名啊!慶幸自己有來參與這場課程,重新對於『簡報扁平化設計』有新的認識了解。也在短短2堂課就吸收到長楊老師好幾年的功力。上完課後只有一句話能夠形容:「賺很大啊」!」


扁平化簡報產生術
           下午來到了「扁平化簡報產生術」,。位學員嘗試將自身的職涯專業,找出相對應的icon,並透過長揚教練的配色指導,讓學員們都能找出自己風格的扁平化設計!
陳世龍學員:「扁平化不是上網下載圖示貼到簡報檔案裏面就叫扁平化,整個畫面的線條、配色、排列都是必須納入考量的因素,非常感謝長揚治療師與我們分享他長久以來的獨到經驗與相關注意事項讓我們可以遵循少走很多冤枉路。」

想看更多?簡報2020 第一梯次精彩回顧報導 (下) ,請密切注意台灣菲斯特部落格!

想分享這篇訊息?請在下方幫我們按讚和分享!
如您有相關邀約及課程資訊想洽詢的可以點連絡我們即有專人為您解答課程相關資訊。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西元1504年,米開朗基羅 (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 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像,奠定其藝術大師的地位。某天,有人向米開朗基羅請教:「請問您是如何創造出大衛像的呢?」,他說:「我只是將多餘的石頭敲掉,留下有用的。」

簡單來說,就是去除裝飾,展現本質,這是米開朗基羅的秘訣,也是扁平化設計的精髓所在。

過多的文字與裝飾,反而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
大多數人簡報時,總希望帶給聽眾很多東西,於是每張投影片都塞入好多文字,把重點加粗加大或變色,為了怕單調,更多用了好幾種顏色,並且這邊插個圖、那邊放張照片,整份投影片花花綠綠,好不熱鬧。但如此精心準備的大餐,聽眾卻往往很難消化,為什麼?因為過多的文字與裝飾,反而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


困境的最佳解藥
資訊爆炸的年代,每個人每天都被資訊洪水所淹沒,一天接觸到的資訊量數以萬計,但專注力卻下降到連金魚都不如的8秒,低下的專注力遇上過於豐富的投影片,大腦會選擇逃避與休息,講者當然就無法有效傳達訊息,而扁平化設計就是這個困境的最佳解藥。


用扁平化設計向世界溝通
扁平化設計利用極簡設計的圖像,幫您敲掉投影片中多餘的石頭,讓您的專業與理念直入人心,達到吸睛、簡潔、秒懂的傳播效果,但如何發想、如何設計適合的圖像、如何給人舒服的視覺感受,是關鍵中的關鍵。如果您有理念要傳達、如果您有專業要推廣,那我們課堂上見,讓我們一起徜徉於扁平化的世界,用扁平化設計向世界溝通。


想分享這篇訊息?請在下方幫我們按讚和分享!
如您有相關邀約及課程資訊想洽詢的可以點連絡我們即有專人為您解答課程相關資訊。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美國邁阿密大學視覺新聞學的首席講座教授 Alberto Cairo,今年二月推出了新書《The Truthful Art: Data, Charts, and Maps for CommunicationFeb》,因為他的上本書實在太經典了,所以在第一時間就買下來先睹為快。看了之後,我想到的是解釋型圖表創始人,《時代》雜誌前圖表總監 Nigel Holmes 對 Cairo 上本書的評論,「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不再需要另外一本這方面的書籍了」!嗯... 四年過去了,確實還沒有一本講圖表的書,能超越《The Functional Art: An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graphics and visualization》,包括 Cairo 自己。


「視覺化轉輪」
而在備受圖表界專家推崇的《The Functional Art》中,讓我收獲最多的就是書中的「視覺化轉輪」(the visualization wheel)。Cairo 自己曾經為某本雜誌做過一張資訊圖表,當初編輯部的同仁們看到都表示不喜歡,可是那張圖表在一年後,卻獲得了資訊圖表界最高榮譽的 Malofiej 國際大獎。這讓 Cairo 開始發展出視覺化轉輪的概念,用六個不同特性的軸線,來界定出圖表評判的標準。這些二元對立的價值包括了:
(1) 抽象—成形 (Abstraction-Figuration)
(2) 功能—裝飾 (Functionality-Decoration)
(3) 厚實—清新 (Density-Lightness)
(4) 多維—一維 (Multidimensionality-Unidimensionality)
(5) 原創—通用 (Originality-Familiarity)
(6) 新穎—重複 (Novelty-Redundancy)

分析、統計、傳達的情懷與美感
Cairo 更進一步地分析出,具有統計學、製圖學、資訊科學和工程學等相關技術背景的族群,喜歡用理性、科學的方法實現專業,重視的是圖表的實用性;而一些人文、藝術、美學背景取向的族群,更關注的則是圖表所傳達的情懷與美感 。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以前一直在思考好簡報、好圖表的標準,但 Cairo 的這個視覺化轉輪,讓我開始理解到此問題或許真的沒有標準答案。這並非鄉愿,而是不同的受眾,本身就會有不同的判斷標準。所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是因為「最好」是一種絕對價值,「更好」則為相對概念;圖表的不同呈現方式,如果更能有助於受眾接收、理解、判讀,那就是一個更好、更適合的圖表。


想分享這篇訊息?請在下方幫我們按讚和分享!
如您有相關邀約及課程資訊想洽詢的可以點連絡我們即有專人為您解答課程相關資訊。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幫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製作「不願面對的真相」投影片的Nancy Duarte,其大作《slide:ology》繁體中文版於2011年甫一推出,瞬間引爆話題,重新刺激台灣人思考「視覺化輔助工具」何用,今周刊當年也曾邀請Nancy來台發表演說。


「視覺化輔助工具」
西元一萬五千年前,法國拉斯科洞穴(Lascaux)的壁畫,或可視為最早的視覺輔助工具,之後的埃及壁畫、羅馬彩繪玻璃窗、尼克爾奧里斯姆(Nicole Oresme)主教的原創長條圖、瑞士藝術家魯道夫·托普佛(Rodolphe Töpffer)的連環漫畫、35mm幻燈片簡報、powerpoint等,就是隨時演進的「視覺化輔助工具」。


簡報的過程像溝通,其實是說服
簡報的過程像溝通,其實是說服。舉個例子,我曾自己整理若干張投影片,用iPad以一張滑過一張的方式,想跟一位老奶奶買房子,我想說服她賣給我,而不是只滿足於:「我有跟她溝通了」。我希望她全盤接受我的論點,而不是她講她的論點,我講我的,然後再整合出一個雙方共識,這不是我要的。如你所知,重點在簡報內容、方式能否讓對方採信你的觀點、方法、產品。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擁有好的簡報能力,以便更有競爭力。要確定自己簡報能力使否高超,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每一次簡報的目的為何?何謂視覺化導引?何謂Eye gazing?投影片上排版有什麼大原則?


Nancy Duarte
Nancy Duarte在美國加州開設為期兩天的簡報工作坊,敝人曾在2014年前往進修,觀摩她的團隊如何帶領操兵。

兩天的課程中,完全不碰電腦,每堂正課都會搭配紙筆實作。第一天的主題是story-telling,第二天的主題是slideology。


第一天的課程
第一天的課程中,講師Mike拆解了Sir Ken Robinson、Ronald Reagan的演說訣竅,讓我們得知為什麼雷根的演說如此打動美國人,為什麼羅賓遜的演講每幾秒就會引起共鳴爆笑,因為雷根的演講兼顧了多個target audience,羅賓遜爵士則是準備了婦孺皆解,讀來稱奇的金句,無怪乎輕而易舉的撼動人心,譬如“If you're not prepared to be wrong, you'll never come up with anything original.”

工作坊的講師引導我們用便利貼去架構出自己的簡報內容,然後刪掉無謂內容、製造驚喜。


匆匆一瞥的吸引力
課間,講師提及glance media,像T霸就是一種glance media,只有匆匆一瞥的時間可以咀嚼廣告內容,所以一張投影片內的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有時縮寫為SNR或S/N)必須極高,我經常蒐集台灣雜誌內頁廣告,我認為以平面廣告來說,SNR最高的應該是台灣賓士跟惠宇建設(深耕台中建商)的廣告。

教我們打地基,教我們砌水泥,這就是Duarte。

菲斯特目前的合作講師有我、雨狗、長揚,如果你想增加自己的簡報能力,我們課堂上見。

想分享這篇訊息?請在下方幫我們按讚和分享!
如您有相關邀約及課程資訊想洽詢的可以點連絡我們即有專人為您解答課程相關資訊。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105年5月9日,我們受邀至東華大學的『通識教育講座』分享兩大主題楊斯棓醫師分享『2015年閱讀推廣之學習與分享』以及與林長揚物理治療師分享『用扁平化設計與世界溝通』。
東華大學的『通識教育講座』每週課程都有不同的講者分享不同的主題,這些學生聽過的演講次數不在話下,我們為了能捲入群眾目光,並做出有別於其他演講的形式,這次特別與楊醫師和長揚精心準備許多與學生互動的橋段,準備好挑戰最易打瞌睡的下午時光!


從課前問卷到破冰活動
『在講座的前一周,就有填寫講者課程設計的問卷,那時心想:「天啊!這講者也太認真了吧。」』這是來自同學徐千驊的回饋心得。
楊斯棓醫師從簡單的自我介紹後,一開場就快速破冰,讓學生三人為一組,加上答題或問問題能有加分效果贏得獎品,讓現場交流氣氛非常熱絡,徐同學表示這也是大家第一次在課堂中如此踴躍發言,完全打破以往對『聽講座』的刻板印象。


扁平化就是要簡潔,吸睛,秒懂
『林講師推廣的扁平化設計雖然是我第一次聽到,但是這樣的設計其實已經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了,手邊的智慧型手機就是最好的例子,藉由沒有複雜文字敘述的設計,使用起來就是那麼「人性化」,雖然不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概念但在林講師很有魔力地表達之下,卻變得像是非學不可的技能了。』這是來自同學鄭詠樺的回饋心得。

身為扁平化設計師的長揚,一開始就請同學們起立,按照畫面的圖示開始做深蹲運動,不需過多的解釋,同學們開始『按圖照做』,這小小的互動立刻讓同學們秒懂何謂『扁平化設計』,其實這樣的圖示已經深入在我們生活之中,僅僅需要我們用心體會、觀察與發現。


我好想知道下一場課程!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畫畫的能力,只是遺忘了!什麼時候會開實作工作坊!』同學鄭詠儀說道。
『很慶幸今天能聽到這麼精彩的演講,希望下一次還能夠再聽到,我一定會捧場!』同學林秀鳳說道。
這次透過楊斯棓醫師和林長揚的互動教學,讓台下的同學滿載而歸,還餘韻猶存、欲罷不能,甚至有同學非常用心,特地做了課前預習,把二位講師的部落格都看了一遍,課後還搜尋了台灣菲斯特,給予我們更多鼓勵!台灣菲斯特全體會更加努力帶給大家優質課程!

想分享這篇訊息?請在下方幫我們按讚和分享!
還想看更多關於此堂課的活動攝影實照請按此
最後再次感謝東華大學的邀請!
如您有相關邀約及課程資訊想洽詢的可以點連絡我們即有專人為您解答課程相關資訊。


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2016/3/18、19 靜宜大學 授課對象:42位教授、16位助教

我們收到來自靜宜大學的一通邀請電話,劉老師向我們闡述了近期他們正在進行的研習工作坊:『專業知能融入敘事力』,主要目標是要能強化學科專業課程的表達溝通訓練,並增進學生的綜合敘事能力,提升多元的敘事想像力,培養具利他精神的敘事力。
(資料來源:靜宜大學 http://www.ondwpk.pu.edu.tw/)

2016/3/18 一早,楊斯棓醫師主講教師場次的研習工作坊熱鬧開場


楊斯棓醫師鼓勵教師們踴躍發言給予的金句卡/讚並且帶領教師們討論短講影片優缺點。
並且解釋何謂一句入魂,一步步將教師們的專業知識濃縮成經典話語,讓教師們輪流上台短講,由楊斯棓醫師現場直接點評。



3/19 輪到 TA 們參與工作坊,我們特邀林俊成臨床心理師以及王俊雄董事總經理,帶領 TA 進行研習工作坊。

林俊成臨床心理師與 TA 進行互動並且運用心理學的角度帶領 TA 克服短講壓力。


王俊雄董事總經理則是以自身創業經歷引導 TA 思考人生的目標。


學員評價:
還想看更多關於此堂課的活動攝影實照請按此
最後再次感謝靜宜大學的邀請!
如您有相關邀約及課程資訊想洽詢的可以點連絡我們即有專人為您解答課程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