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課後為什麼要寫心得?簡報的成功路徑:不斷的實作與演練。

        漸漸地發現,萬事萬物都是可以也必須去解構的,因為唯有解構才能找出一條較方便有效率的方法來複製或是重現。當然如果我們對於發生在周遭的事物完全都沒有興趣,那就又另當別論。動機是行為的根源,如何產生動機?這絕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假如說產生動機可以被分解為(重要*迫切)(某位講時間管理的大師說的),那麼學習簡報的使用這想法是如何從無到有跳入思緒中的?這就又是另外一個起源。在最初對簡報了解中,只停留在office內的一種套裝程式PPT,可以做出一套簡報內容。會對簡報或是說投影片內容有基本的了解,是來自於研究所,老師提到關於學術簡報必須注意的事項才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有這些眉角的存在,造就了我能不能聽得下去以及去欣賞好的簡報。但是欣賞別人作品總有一個感覺:這是別人的一種創意展現以及自我風格。而我,缺乏創意的糊糊腦袋應該是沾不上邊。直到發現研究所同學長揚信手拈來的編輯著投影片,而且願意分享方法,例如Noun project網站的圖,讓我體會到除了個人創意與特色之外,或許有一些準則或是方式可以讓我編輯簡報時不會再沒有方向且只有貼圖的份。

        來參加這個臨床教師培訓課程是因為同學告訴我他會來我們這演講,所以當然不能錯過這個免費學習的機會。雖然看看時間分配發現一個講師約40分鐘,初想覺得40分鐘可以讓腦袋得到什麼?後想既然是學習,就必須知道一件事:人間處處是學習,端視你是否看見與練習。
從第一位講師楊斯棓醫師用單槍投影出時間倒數,得到一個簡報的最基本要點:時間掌控。另外有提到場勘與預演,所以知道一場成功的演說必須對場地的空間、設備與支援狀況有基本的認識,如此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隨著簡報的主題帶出的觀念:grandmother rule以及最後分組後實際上場演練,中間掌控全場的氣氛,讓所有人都能有參與感,確實需要預先下很多功夫(說故事與投影片安排次序)才能這樣游刃有餘。
接著第二位講師林長揚物理治療師藉著有趣的開場,讓大家知道物理治療師可以做什麼? 帶領大家正確動作,介紹自己如何地用扁平概念在網路上影響別人,引發大家的學習興趣。然後把扁平化基本的想法帶給大家:把一個概念用極簡的圖像來達到吸睛、簡潔、秒懂的目的。當然這中間主題的鋪陳、圖像的選取、PPT特效的使用、畫面的規劃以及如何在手畫與圖像之間的轉換,我想這些東西應該是隱藏在正式課程中吧?在40分鐘之內,能帶給大家的實際體驗是有限的,但是思緒的啟蒙是無窮的
最後雨狗在介紹日本醫學簡報的內容時,先把前面二位講者的簡報風格做一個解析,在硬簡報(報告)與軟簡報(衛教)之間,提出自己對於巧簡報(教學)輕鬆易消化與有力量的想法。而針對一份簡報中必須注意的重點,如設計簡報架構帶領大家手把手的堆砌出一份教學簡報。另外,對於簡報的顏色、字型以及圖表的使用等細節的處理,藉著例子一一為大家解析。


上課前有作業、上課中有實作、上課後有心得
        一般參加這種免費的課程對於講者比較辛苦,對於聽者比較輕鬆;以前這種課吸睛效果不大,所以視覺專注度絕對不到講者所稱的八秒,如果講者只從自己的角度來看,而忽略聽者的狀態,那麼時間確實很快就這麼浪費過去。講者辛苦的唸完投影片文字,聽者不確定吸收多少。從台灣菲斯特顧問管理公司在這件專案上的處理,可以發現從報名前就開始不同,參加報名必須完成一連串有難度的線上問卷調查,上課中講者用各種方式與聽者之間有許多的互動,而上過課後,仍然有讀書心得來確保上課品質與聽者的互動。這些不同的體驗讓我學習到一份簡報的呈現,不只製作要花比我想像更多更多的時間,還有之前的構思以及之後檢討的時間也是必須要付出。至於巧思與靈感或是創意如何均衡運用,我想應該也是有方法。一般人對於簡報所預留的時間不夠,加上對於過程沒有深入去實作,所以呈現出來的剩下個人特質。藉由這次課程,運用從簡報的架構出發做為骨架,接著思考如何使用扁平化的圖像來傳達自己的想法,然後再思索內容呈現與聽眾互動等關鍵。最後的心得是不斷地實作與演練才是成功簡報的不二法門。